巴以战局出现新变化之际,以色列猛然发现,俄军突然出现在了自己家门口。
在以色列政府宣布将撤出部分在加沙的地面部队后没多久,以色列北部边境地区的形势也随即开始出现变化。而且令外界感到意外的是,促成形势变化的因素并非来自于真主党,而是来自戈兰高地方向。
据社交媒体信息显示,驻叙利亚俄军部队从1月初便开始加大了在戈兰高地叙利亚实控区一侧的活动频率,并修筑了至少5个观察哨。而在最近几天,以军边防部队更是在高地周边空域发现了徘徊活动的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
结合此前驻叙俄军称将在戈兰高地方向展开常态化巡逻的表态,俄军加强在戈兰高地活动频率的行为显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虽然外界尚不清楚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驻叙俄军的行动将为整个北部边境地区形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并迫使以军抽出一部分精力被动应对。
因为尽管以色列控制着超过9成的戈兰高地,但从法理性上来说这里仍然是叙利亚的领土。除了美国与以色列自己,其他主权国家没有一个承认以色列对该地区的宣称。而这也意味着,如果叙利亚以收复领土为由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非法侵占他国领土的以色列就将在法理、道义上陷入被动。
诚然,从以色列在对加沙地区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好像也不怎么在乎法理、道义。但他们不在乎并不代表其他所有国家都不在乎,尤其是对于一直在国际外交领域坚守国际法的中国来说,拥有正统法理性的一方就算得不到中国的外交支持,也不会招致我们的反对。
此外,随着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暴行在外传播越来越广,除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社会内部对于以色列的支持度也不断下降,一部分政客,如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为此与以色列划清界限,要求后者尽快停战。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叙利亚方面打算靠军事手段夺回戈兰高地,那么以色列能够得到的国际支持将远远少于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国际支持。虽然这种口头支持并没有多少实质作用,但作为外交表态,这也足以让以色列被国际社会主流所孤立,大幅影响国内经济的同时,还可能降低其可调用的外部资源规模,乃至影响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外交立场。
毕竟在以色列的战争暴行被披露曝光后,连美国都迫于外部压力数次劝说要以色列“收着点”。可见今天的美国也知道自己国力大不如前,拉不到足够的盟友撑场面的话,许多事都办不利索。红海上的“繁荣卫士”护航行动就是个例子,号称10国参与的联合行动中有5个国家只派了几个人,还有两个国家连人都没派。
与此同时,现阶段以色列国防军的兵员素质与士气状态也堪称自建国以来的最低点。唯二常备师级单位部队中的36师已经因为损失过大被国防部下令撤出加沙,而162师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许多以色列媒体推测以军的伤亡已经破万,而一些不乐观的估计更是表示这一数字有可能达到3-4万之多。对于战前只有不到20万,其中常备军更是只有3万出头的以军来说,这足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
再加上以军还需要抽出相当一部分部队去遏制真主党在北部边境线的活动,加沙地区也得留下一些人维持最低限度的军事存在,一系列因素使得以军手上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应对可能爆发的戈兰高地战斗。
除了兵力不足外,以军的装备情况也很成问题。我们都不说在本轮巴以冲突初期,以色列国防军在征召三十万名预备役后,曝出的“库存子弹只有320万,平均下来一个人只能分到10发子弹”、“动员兵军装都配不齐还得让人自掏腰包买”这些问题,就说坦克、装甲车这些重装备。
据哈马斯方面披露的信息,截止23年年底,哈马斯已经在战斗中累积击伤、击毁了超过700辆坦克装甲车辆。就算其中的大部分损失都可以在事后被修复,以军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临较为严重的装备短缺问题。如果叙利亚陆军的T-90坦克开上戈兰高地,以军这边甚至没有足够的坦克组织反冲击。
更重要的是,叙利亚作为伊朗主导的“抵抗之弧”中的一员,其行动必然有着伊朗的支持或授意。也因此,真主党也好、胡塞武装也好,甚至是仍然在加沙地区与以军交战的哈马斯,都有可能策应叙利亚在戈兰高地的行动。
再考虑到俄罗斯与叙利亚之间的合作关系,一旦叙利亚真的在驻叙俄军的支持下有意收复戈兰高地,那么以色列势必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战略困境。纵使有美国方面的倾力支持,想要破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华人网亮仔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