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假冒行为不仅在挑战法律,也在挑战公序良俗,挑战一个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念,污染网络生态近日,“上海女教师被举报出轨未成年学生”一事引发关注后,离奇的一幕又发生了:疑似“涉事女教师开直播”的社交账号出现,有账号信息关联了“33岁”“上海·虹口”“华东师范大学”等内容。此外,还有“我是张老师”“我不是张老师”等擦边账户涌现。据最新报道,目前大批高仿号已被平台封禁。但显然,这些账号背后的炒作者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存在一种侥幸心态:大不了被封号呗,回头再找别的个人信息注册就是了。也因此,打击类似的假冒行为,不能止于封号。首先,法律上的责任应该追究到底。比如,如果冒充他人散布不实言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可处拘留、罚款等处罚;如果凭借冒充获得打赏等,达到一定金额,还可能涉嫌诈骗。对于被冒充的当事人来说,有一些账号直接使用其照片,涉嫌侵犯肖像权。如果本人提出追究责任,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介入。平台也可以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对这些假冒者实行平台禁入。他们既然敢以“脸”试险,那么就不妨从封杀账号延展到封杀“人脸”,完成真正处罚到人的闭环,提高震慑力。

国内新闻 · 2024-02-22 12:19:00
打假“上海女教师”不能止于封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