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韩国经济情况未恢复反而更恶化。韩媒报道称,自疫情结束在全球的大流行后,韩国旅游业虽持续恢复,但“元气大伤”的韩国免税店却迟迟未能等来春天。据韩国免税店协会14日公布的资料显示,去年1至11月期间,韩国免税店销售规模总计为12.45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80亿元),但即使算上12月的销售额,2023年全年销售总规模仍未赶上至疫情暴发之初的2020年。韩国免税店销售规模从2009年的3.8万亿韩元持续增加,2016年首次突破10万亿韩元大关,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增长至24.8586万亿韩元。但由于受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2020年跌至15万亿韩元,2021年和2022年维持在17.8万亿韩元左右。2023年疫情结束之后,韩国海内外游客逐渐恢复,但免税店销售成绩未出现期待中的反弹,销售额反而不敌疫情期间。业界分析称,主要是由于代购的减少和中国团队游客回归时间一再推迟,人均消费规模也较疫情前有所减少。韩国媒体称,与疫情前相比,中国游客的购买能力下降的同时,来韩旅游方式也从团体游变为自由行。尤其是以MZ世代为主的自由行游客,已经不再热衷于在免税店“扫货”,而更钟情于网红打卡地等小众
泰国首相社德他向国会提呈总值3万4800亿泰铢(约1345亿新元)的半年预算案,继续落实刺激泰国经济的计划。截至2024年9月的下半财年新预算中,政府支出同比增长9.3%,预算赤字则同比下降0.3%至6930亿泰铢。预算中约四分之一将用于解决社会课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强教育和扩大全民医疗保健。约一成则用于更快速提高竞争力,如对能源安全、数码经济,以及电动车等未来工业领域的投资。这个东南亚的第二大经济体眼下面对厄尔尼诺现象、全球贸易放缓、地缘政治关系紧张,以及家庭债务居高不下等多重挑战。社德他曾多次指泰国经济已陷入危机,他去年也承诺要在任内把泰国的经济增速提高至5%。据官方预计,泰国今年将取得2.7%至3.7%的经济增长,高于2023年预计取得的2.5%增长。通货膨胀率预计介于1.7%至2.7%。泰国国会星期三(1月3日)起围绕预算案展开三天的辩论。《曼谷邮报》报道,在辩论开始前,反对党领袖、前进党党魁猜他瓦便指出,前进党会在辩论中聚焦预算案及各政府部门的支出项目是否反映政府早前列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猜他瓦认为,政府可能过度估算了收入,预算开支也估计不足以应付实际开支。1万泰铢数码钱包计
最近有个新闻引起了全网的注意,从2024年3月份开始,中泰两国将实现永久免签,以后中国人去泰国完全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了繁琐的过关流程,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去泰国旅游的人数将会呈几何式的倍增。而说到泰国旅行,有一个话题怎么都绕不过去,那就是人妖经济。作为泰国的另一个标签,人妖在泰国十分普遍,去旅游的人基本都会有所耳闻,普通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一般除了新奇和震惊,还有一个巨大的疑问,那就是,在一个崇尚凶狠泰拳的国家,为什么会流行人妖经济?如果我们能穿越回60多年前,我们就会发现,人妖这种群体在泰国几乎是不存在的,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妓女在泰国都并不多见,当时的曼谷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是一座安静老派的贸易港口,皇宫、寺庙、运河星罗密布,男女生活井井有条,国家经济祥和稳定,一度被西方游客称赞为东方威尼斯。但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泰国就变成了世界风俗产业的聚集地,人妖经济的大本营,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答案是两个字——美军!1959年,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大量的美军涌入了东南亚的大地,为了解决后勤问题,美国急需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大本营,在这种时代格局之下,紧挨越南的泰国,
2023年,泰国政局与社会经济发生了不少变化。5月的国会下议院选举改变了泰国的政治格局。8月,赛塔在国会投票中成功当选泰国第30任总理。面对经济发展放缓,为泰党领导下的新政府提出多项经济刺激措施,在外交上也更趋务实。 2023年年初,随着世界走出新冠疫情阴霾,泰国对本国经济发展寄予厚望。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泰国今年经济发展缓慢。旅游业占泰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2023年入境泰国的游客数量达2450万人次,远远不如2019年的3980万人次。 5月至8月底,由于大选后新政府组建时间过久,持续几个月的无政府混乱状态对经济造成冲击,政府年度预算延迟。政府投资受挫使本来就很低的货币流通水平急剧下降,泰国家庭债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急需注入更多资金。 面临“低增长、高债务”的问题,2023年泰国经济增长乏力。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5%,2024年的增长预期范围为2.7%至3.7%。赛塔对此直言,“泰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现在的情况很糟糕,我们正在争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面对泰国经济增长落后东南亚邻国的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于11月8日至12日应邀访美,其间与美财长耶伦举行数次会谈。双方同意加强沟通,寻求共识,管控分歧,避免误解意外导致摩擦升级。此外,双方还强调中美不寻求经济“脱钩”,欢迎发展健康的经济关系,为两国企业和工人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增进两国人民福祉。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美此次对话达成共识不寻求经济“脱钩”,是理性的体现。陈凤英说,作为务实派,耶伦实际上已经很清楚美国对华经贸“脱钩”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中国在基础设施、资源、产业链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因此,“美国想要‘去中国化’非常难”。今年8月,《经济学人》曾发表一篇名为《拜登的中国战略不起作用》的报道,其中提到,尽管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脱钩断链”的措施,以减少所谓的对中国的依赖,但实际上,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依然完好无损”。这篇报道中提到,2018年,美国从“低成本”亚洲国家进口的商品中,有66%左右来自中国,到2022年,这一数据变成了刚过50%,美国将其中的订单转移到了印度、东南亚国家等。从数据来看,美国的政策取得